3月初,國家統計局發布的《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顯示,當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92.1%,凈出口貢獻率7.9%。顯然,為了配合擴大內需的中長期戰略,中國的外貿政策將醞釀新一輪的調整,進口將逐步發揮重要作用,隨之而來的進口政策將進一步強化,包括下調多種產品的進口關稅,并簡化進口申請相關程序,鼓勵奢侈品進口等。
出口增幅不會太快
2010年,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.9728萬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34.7%。其中,出口1.5779萬億美元,進口1.3948萬億美元,光伏組件全年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為31.3%和38.7%,貿易順差減少6.4%至1831億元美元。
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,陳德銘作出如是判斷,出口會有增加,但增幅不會很快。
有數據顯示,2006年,中國在全球的進出口貿易中的份額大概只有6%~7%,到了2010年,隨著貿易地位的不斷擴大,中國出口在全球的份額達到10%左右。盡管如此,出口方面并不能作出完全樂觀的判斷。
陳德銘對此分析說,在出口方面,由于國際上的很多不確定因素使復蘇的基礎不牢,一些主權債務國家和金融體系的隱患還沒有消除,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和匯率變化的波動還比較厲害,保護主義也在不斷升溫,所以國際貿易可能增幅會下降,不會像原來那么快。從國內來看,也面臨著原材料的漲價、勞動成本的上升以及部分勞工的短缺;同時對節能環保的要求更高,各種成本推動的因素也在增加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預計2011年中國出口增幅會回落至15%~20%,而進口增幅可能會升至40%左右,全年貿易順差估計在700億美元左右。
事實上,中國1月進出口增長遠遠超越預期,增速分別高達51%和37.7%。不過魏建國認為:“1月的外貿數據是假象,許多訂單是2010年延續下來的,補庫存以及2010年圣誕節期間訂單較多,貨已經交了,錢1月份才到賬,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等等。”
擴大進口勢在必行
陳德銘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還表示,“進口來講,我們加快了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的程度,同時推進了自貿區戰略和加快實施促進進口便利的措施,所以2011年進口的增幅會較快,會快于出口!
在2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,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已經透露,中國的進口政策將進一步強化,“傳統上大家認為,出口是經濟發展的動力,事實上進口對于經濟結構的轉變,對于長久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。隨著大家認識的統一,2011年的進口政策會進一步強化,貿易平衡狀況會進一步改善!
姚堅此前表示,“2010年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只有3%左右,明顯下降,也是在國際合理的區間之內。2011年,隨著促進進口政策的落實,貿易順差應當會在一個平衡的基礎上明顯改善,這是我們政策的導向!
魏建國則建議,中國應該把擴大進口提升到戰略高度,放在與擴大內需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需要注意的是,1月的進口增速快于出口,而其中價格因素不能小視,由于中國的進口結構中,消費品的進口相對比較少,只有10%左右的消費品的進口,40%是農產品、基礎原材料、礦產資源等等這些商品的進口。
事實上,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同樣不容小覷。近些年來,海外代購的迅猛發展以及境外旅游購物的蓬勃發展就足以證明。
陳德銘指出,2010年國內高檔消費品增長23%,而且在境外消費這些高檔品電腦絎縫機的人群增長30%。預計中國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現在處于世界第二位,略低于日本,預計到2015年可能會超過日本,甚至會成為世界上高檔消費品最多、最大的一個國家。
“與其讓中國人拿著錢去海外買奢侈品,不如降低關稅,減少物流成本,這也是為擴大內需貢獻!蔽航▏饲罢J為,中國應該改變外貿政策獎出限入的老調,并要從政策配套上全方位進行。
商務部副部長鐘山也曾表示,中國2011年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進口,包括調整部分種類商品的關稅及進一步簡化行政程序。他曾于2010年12月表示,中國應該擴大對外投資,并通過擴大進口而非壓制出口尋求對外貿易平衡。 |